馬六甲河畔許多早期殖民時期的古蹟建築,雞場街的古老樓房、騎樓、華僑會館,讓我有置身在古老的澳門的感覺。澳門現在的那裡老建築己經所剩無幾,馬六甲的不但獲得完好的保存,還得到活化,變成了大大小小、各式各樣的商舖。2008年馬六甲被列入世界遺產,讓這座小城的美得以保護,也讓更多人知道這個地方。
走過橋後便來到雞場街,雞場街這名字很特別,並不是因為那裡以賣雞聞名,甚至可以說跟雞沒什麼關係。在福建話裡,「街場」代表「熱鬧的街市、繁忙的步道」,因為街場跟雞場同音,同逐漸演變成我們現在熟悉的「雞場街」。
雞場街是馬六甲的文化街,是華人聚集之處,各種中國風格結合南洋、西洋元素的建築沿街排列,各有不同的色彩,讓人目不暇給。
鄭和與馬六甲
當年鄭和下西洋,曾以馬六甲為大本營,建立城牆、鼓樓,建設倉庫儲存錢糧百貨。許多華人隨商船而下經商,甚至定居下來,從而衍生出許多南洋與華人交融而生成的風俗人情。像華人與當地馬來人通婚所生下的後代,男生稱為「巴巴(Baba)」,女生則稱為「娘惹(Nonya)」。所以,有時候我們有聽到「娘惹糕」、「娘惹菜」等稱呼,以及許多關於娘惹文化,就是起源於兩國的通婚交流後,演變而成。
雞場街有另一個稱號?——「古董街」,不是因為這裡曾經出土過什麼文物,也是曾經是一處寶物賣買的大本營。
世界上有五大海盜出沒區:麻六甲海峽、西非海域、孟加拉灣沿岸、紅海與亞丁灣,全世界有70%的海盜洗劫、搶劫事件,均在亞洲公海發生,其中航運最繁忙麻六甲海峽佔了大部份。麻六甲位於馬來西亞地狹,從東南亞要前往中東地區的船隻幾乎都要經過此地,海峽最窄處才37公里,若要從此過留下買路財,海盜盜取貨船財物之後便要進行銷贓,部份流入雞場街,所以早期非常多收藏家或專家來此尋寶,找尋各千年以來在此被打劫的寶物。
在雞場街入口處便看到三叔公土產店,那在雞場街非常有名,門庭若市;店裡大多數的食物都提供試吃、試喝,相當貼心,讓客人們品嚐過再買。
<
恬靜的午後街道
真想讓自己身入其中
啜一杯清爽的檸檬水
或嚐一口甜滋的娘惹
徜徉在陽光底下
看盡古今的文化建築群
這是旅行至高的享受
讚讚
我也喜歡這樣的旅遊方式
簡簡單單
自自在在
當然也少不了明媚的陽光和美好的風景
讚讚
麻六甲海峽有這麼多海盜的呀?!
感覺滿恐佈的耶!
麻六甲街上滿熱鬧的
讚讚
看著眼前的風光
真的很難想像曾是海盜頻繁出沒的地方
讚讚